更新时间:2017-03-25
“双一流”高校与国家中心城市
如今,对于“像样子”一点的高校,最重要的任务大概是争“双一流”,即使争不到“一流高校”,也要或多或少争一点“一流学科”。能不能争到“一流高校”,能不能多争几个“一流学科”,这涉及到学校的面子,涉及到将来若干年中学校发展的前途(当然还有……)。所以,各个大学的有关领导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动员一切可能动用的积极因素,把争取双一流的事情做得更好一点。为此,这些领导实在是很忙碌、很紧张。
还有一些与上面所说有希望争取“一流高校”的领导行政级别差不多但实际权力大得多的领导者,即全国各大城市的书记和市长们也有一个与大学领导们差不多的重要任务,即争取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这也涉及到这些城市的面子、未来若干年的发展前途以及……。他们紧张的程度也不会比那些大学领导差。
双一流和国家中心城市两个问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最后说了算的都不在下面而在上面。双一流与国家中心城市的称号都是人为地被认定的。
双一流与国家中心城市的称号一旦被认定,好处当然是大大的。双一流的资金投入当然会比二流三流N流多,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国家中心城市也必然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政策”往往意味着金钱。一位老板说,“如果我有某一个项目,肯定优先考虑国家中心城市。”
然而,双一流和国家中心城市能否名副其实,这确实是一个很严肃也很实际的问题。
双一流的正式名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而且有时间限制,要在2020年“进入”一流的“行列”。当然,如果像我们的东北邻某国那样自称世界最强或者像某非洲小国那样声称靠几百人就能踏平美国和中国,别人也没有办法,但是我们毕竟还是要和全世界交流的,不能过于无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双一流建设不是为了好看,为了世界上某几个排行榜上某几个中国大学的排名可以靠前一点,而是为了发展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促进科学和文化的进步。这是我们搞这个建设双一流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双一流建设不能搞“奥运战略”,不能把全国的人才搬一个家,集中一下,弄出来几所像样子的大学,好跟洋人们比拼一下。也不仅仅是集中财力办大事,去解决几个国家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我们应当是办好一些大学、办好一些重要学科,起到一个示范作用,使得其他大学也能够赶上或超过这些大学或这些专业学科。这样才能够做到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即到本世纪中期,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同样,国家中心城市也应当是名副其实的中心城市,不能靠合并几个郊县,把城市的人口弄多,规模做大,GDP增加就可以算数的。国家中心城市要对其他地区起到带领作用,首先自己得强大,不然,这个中心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不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因此,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不但要看总的GDP,更重要的是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人均财政收入等,也就是说,不但要看“大”,更主要看“强”。国家中心城市的强,并不是只在所在区域里面强,而是要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看都是强的,不然最多只能称区域的中心城市。现在,要做国家中心城市的那些“候选城市”中,有些差距还是很大的。他们还是想靠着合并郊县来做大,虽然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壮大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绝不能成为发展城市的主要方式。这就像大学合并扩充一样,弄得不好,就会把中心大学的水平降低到原来几所高校的平均水平。
我们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的经济建设、教育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的科学论文数量也有了极大的增加,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已经成了一个“大块头”。但是,我们并不强,我们必须要做强。不然,就可能成为纸老虎。
现在,国家提出来要实现供给侧改革,我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改变这种大而不强的情况,只有真正做强了,我们的“大”才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才能够真正跃上一个台阶。
双一流建设就是要通过提高最好的若干大学的水平,从而带动整个教育水平。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就是要通过提高中心城市的水平,从而带动周边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水平。
只有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都提高了,只有小城镇和农村的经济水平都提高了,我们国家的教育和经济才真正得到了根本的提高,我们才能够成为现代化的强国。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现在做事情,都不应当忘记这个目的。
双一流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都是一个国家建设资源的分配问题。实践告诉我们,收入分配不能搞平均主义,国家的建设资源分配也不能搞平均主义,但是,正如收入分配不能弄得贫富差别太大一样,国家建设资源的分配,也应当力求公平。要让大家有竞争的积极性,如果大多数人或大多数地区没有了竞争的积极性,再怎么干也是如此,再努力也是白努力,那就麻烦了。不论是双一流,还是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都应当防止这种倾向。
双一流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看上去是两个不同领域的事情,但是,略微分析一下,还是可以看到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在新时期改革开放政策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来源:冯大诚(科学网博客)
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12874&do=blog&id=104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