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原创15

更新时间:2016-11-16

前几天徐旭东老师写过一篇博文”中国科技需要拓荒的精神“(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36782-985683.html)。 坦率地讲我是很支持他这一观点的。即使我对他的某些论据做了一些吹毛求疵的argue。比如说就美国人靠什么建立他们在科学领域的地位?我的观点是有两点是关键:第一,美国重金收买全世界的人才,从博士生到顶级教授; 第二,美国长期建立起来的相对合理的持续的高等教育和科研管理政策。


要想创新,要想引领科技前沿,拓荒精神固然重要。但光有精神是远远不够的。也是前几天YC写了篇博文 “垂钓于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1950&do=blog&id=985847), 文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我很是欣赏, 她说 “动机决定不了结果”。其实这样的观点不难理解。至少在科研这个领域,光有良好的动机,出发点是远远不够的。几十年前的大跃进,我们从不缺气壮山河的勇气,然而,当我们的国家的领导人把欧美发达国家的专家请来观看我们众多的“伟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时候,老外用的最多的礼貌性用词就是"interesting!"。是不是真的创新,看的是结果,再华丽的初衷也没有太大意义。


那什么有意义呢?我的观点是科研工作者拓荒的能力。能力从和而来?文章开头我提到美国的例子。二战后,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人才政策上就是靠重金收买,收买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什么叫重金收买?拿中国为例,就是用几十倍当时中国人平均工资的钱请你来美国读博士,去大学里做教授。这样经济上的诱惑估计没有几个人能抗得住。对中国如此,对其他发达或者发展中国家同样如此。这就是所谓的美国梦。中国目前的人才政策,比如千人/千青计划,其实是试图在copy美国的几十年前的路子,动用重金,人才抄底。无奈两国国情差别太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虽然很多人诟病千人计划有多少多少问题,但我了解的国外的情况是,在国外留学的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尤其是最出色的年轻人,学成以后的第一选择是回国找工作。这要放在就算是十几二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那个时候,中国和国外发达国家全方位的差距太大。多少优秀的留学生宁可在美国刷盘子也不会选择回国。道理很简单,因为刷盘子比国内挣得还要多。只要有份正经的工作,汽车洋房是很容易实现的。而当时的中国,无论怎样努力,普通人几乎没有任何希望。


后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对海外留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但那个时候,即使再强,比如说学术界,只有在美国能拿到助理教授的位置,没有人会考虑回中国发展。然而风水轮流转,随着再后来美国的经济危机,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大批欧美发达国家的留学或工作的中国人,突然有一天发现,中国的科研资助力度之大,已经赶上来了,甚至超越。大批回国的朋友的表现,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学术上的进展,势头强劲,丝毫不比国外差。还有,就学术的发展而言,中国到处充满机会,而在国外很多学科已经非常成熟,发展的空间已经不大了。更重要的是,回国发展的朋友非常认可所谓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总之,这似乎已经形成了新的潮流,那就是最优秀的海外留学人才选择去中国发展。


话说到此,只提到了第一点。关于第二点,建立起相对合理的持续的高等教育和科研管理政策。因为人才光靠买是不行的,还要有自己造血的能力。这种造血的能力就是培养自己高水平的人才。我一直认为,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跟自己培养人才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引进高水平的人才,有什么用?这些人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很多人诟病的区区几篇高档次论文,他们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发达国家学到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有就是搞科研的套路带回国内,指导年轻一辈学生成长。不要小看这些所谓的理念和套路,这些也是搞科研的干货。这样坚持下去,久而久之,自己本国的人才水平一定是水涨船高。以我有限的了解,这几年很多国内培养的博士生的水平不比国外发达国家培养的学生差多少。这无不得益于这些年国家开放的,相对自由的人才输出输入政策。另一方面,一个国家整体科研水平,科研环境的改善也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


现在回到前面博文的讨论,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需要拓荒的能力。能力从何而来?能力是人才的能力,这里的人才,既包括吸引的海外人才,也包括自己培养的人才。赢得人才,就会赢得未来。所以对于目前的吸引海外人才政策,不能因为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因噎废食,而是有问题就想办法去解决,去完善,在利益上去平衡。总之,一个面向全世界的开放的,持续的人才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善勇,纽卡斯尔大学副教授

————————————————————————————

来源:王善勇的科学网博客

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2836&do=blog&id=986527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