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09
11月5日,中国传播学会理事会暨第五届中国智能媒体传播高峰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传播学会与上海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大学全球人工智能媒体研究院承办。
来自中国传播学会的99位会长、副会长和理事,以及来自上海和国内主要高校、媒体和企业界的200多位特邀嘉宾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出席会议。
在高峰论坛上,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原主任尹韵公教授认为,我们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西方现代化道路既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中国的特点,这对我们研究中国传媒体制来说也是可以套用的。一方面,我们要借鉴西方的传媒理论和新闻学理论,肯定有共同的地方,但是也有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面。可能我们过去更多的看到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的共性多一点,而自己特色的地方看得少了一点,我们今后是否要更好地注意平衡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传播学会会长胡正荣教授表示,中国走的媒体融合道路是典型的中国式媒体融合。所以中国式的媒体融合要真正搭建起来智能平台,要真正实现对社会治理的一种赋能作用,当下和未来一个阶段有两个非常关键的点。第一是自主可控的全媒体自有平台,这一定要搭建起来,而且要建构自主可控的全媒体自有平台。第二是全媒体传播体系,必须要聚合这些资源,就像我们说的政务、商务、服务资源,面对toB、toC、toG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赋能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丁柏铨教授在题为《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中技术与人文的关系》的发言中表示,智媒时代的新闻仍需人文观照、人文关怀、人文情怀,需要处理好技术和人文关系的三个问题。1、对报道对象加以人文观照。处理关于民的关系的时候,坚持“以民为本”。处理关于人的关系的时候,坚持“以人为本”。2、在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人工智能不可能了解和把握什么叫温暖,更不可能了解和把握什么叫受害者,什么是不给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和为什么不能给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3、报道应该具备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以人为精神、为内核的情操和情怀,我这么说只是强调人工智能盛行的时候,用好这种技术,把它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与此同时,注意不要忽略人文内容、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喻国明教授在论坛上做了主题是《社会的深度媒介化与传播学的学科重构》的发言。他认为,认知竞争是处于应用传播学的前端,我们从今天的大众传播到今天的碎片化传播现实中,我们已经认识到过去的面对面传播带来的舆论战效应已经不复存在,今天人们的认知边界到哪里,人们的选择边界和信息整合边界,以及他对于社会问题的判断边界也到哪里,所以认知竞争已经成为现代传播竞争中第一位或者作为前置的基础竞争。要解决今天圈层之间的整合,了解内在竞争内外肌理之间破圈的各种各样的机制,成为今天社会组织过程中传播应用的关键命题之所在。因此,它会成为应用传播学的重中之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在题为《新传播革命和知识之困》的发言中表示,当前的知识生产所面临的挑战,具体到我们的认知场景,一个是实体场景,一个是虚拟场景。虚拟场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人类很多年形成思维定式的东西,业态化的虚拟场景高度变化的场景,在这个场景里,各要素之间的排布和要素之间的运动轨迹,确实很难进行把握。在这样的场景背景下,我们研究多关联变量的价值与关系就非常难。好在现在有各种努力,技术上的努力、方法上的努力,还有跨学科的联合。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在集聚,但是我们不完全是消极的,我们面对高度复杂的超变量系统,我们似乎无能为力。我们不应该躺平,对于未知的探索和努力,在这一点上,我们人类在这方面有经验和信心。
中国新闻学会名誉会长陈昌凤教授在论坛上指出,这个时代,媒介已经扩展到更广阔的空间,他成了一个中介化的载体,自从受众研究、粉丝研究大类拓展使得媒介不再从生产、分发、接受的闭环进入到更广阔的中介化过程里,媒介的研究思维大大拓展了。在这种情况下,媒介不只是基础设施,媒介同时也是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教授认为,我们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这给我们了一个机遇,但是时刻守住“人是责任主体”的底线,包括教学、学科发展和实践应用,这恐怕是关键中的关键。未来我们可以把人工智能专业教学的研究更推进一步,从人才培养上游和下游打通,从培养和人才的实践应用、就业来相互贯通考察,这样的反馈回路和闭环建立可能更有助于我们明确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方向。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