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27
1. “礼”不够。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都是义务审稿的,人家辛辛苦苦审完稿,指出投稿的问题,自然会理所当然的会希望作者的肯定和感谢,这应该是起码的基本常识。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在我国这样一个多年的礼仪之邦,放在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多说一个谢字,于人于己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
2.回复信的开头要先写上文章的基本信息:如manuscript tracking number, title, author等,另外还要加上是投给哪个期刊。
3. 对编辑/主编的称呼:许多信的抬头是“Dear Editor”, 这种通用的格式,会使编辑/主编感觉作者对自己不尊重,在文章修回后,处理的编辑/主编的名字肯定是已经知道的,所以此时应该称呼编辑的名字(姓即可),即:Dear Dr. xxx(the family name of the editor)。不要不以为然,细节决定成败。
4. 回复信要详细:基本原则是:所有的审稿人不用看修改稿,只需看回复信即可清楚了解作者几乎所有的修改。所修改过的内容,包括图表都要放到回复信中,如果关于文字修改太多,无法一一展示,也要举几个改动大的例子。要让审稿人阅读方便、一目了然。
5.要认真:一旦审稿人看到修改稿后发现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做相应的修改,很容易造成一种印象:作者写个response letter都如此粗心,想必做实验也是如此,实验结果也就不可靠,所以说态度决定一切,有一定道理,认真可能成就一篇文章,粗心几乎可以肯定会毁掉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