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27
高校人才济济,特别是全国“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高校,科研实力更加雄厚。据统计,高等学校仍是国际和国内论文产出的主要机构。2006年度,高校的论文产出数分别占我国被SCI、EI、CPCI收录论文和国内论文CSTPCD的80.30%、84.60%、88.83%和60.14%。本文认为,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逐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制定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以便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1. 改革研究生二年制培养模式,提高论文发表数的要求
为了多出成果,向社会多输送人才,不少高校在前几年就在全国率先改革,把原先2.5年制的研究生改为二年制。其初衷是美好的,但实际情况不尽人意。在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水平上,普遍反映是不及2.5年制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很简单,研究生花一年的时间用在课程学习上,半年写毕业论文,还有半年忙于找工作,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能力跟随导师从事科研工作。没有科研工作,当然就写不出一篇较高水平的论文。因此,必须改变目前的培养机制,变二年制为二年半制或三年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对理工类的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前作出相应的论文发表数要求。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如果每一届理工类的学生在毕业前都要求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或国外重要刊物上发表或至少收到论文录用通知书的话,那么,如果按一届1000名理工类学生计算,就会在原来的统计数据上增加科技论文产出1000篇左右。如果1000篇论文中有20%-40%的论文被SCI、EI或国际会议论文集收录,那么,南京理工大学的全国高校SCI、EI、CPCI论文收录数的排名就会迅速提高。
2. 合理界定通讯作者享受学生论文待遇的范围
在大多数高校中,硕士生、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其导师在论文奖励、评定、晋升、绩效考核方面享受的待遇等同于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待遇。诚然,学生的科研成果离不开导师的辛勤栽培,但这种做法滋生了部分导师的懒惰性,不利于绝大多数导师的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对此,本文认为,在承认或同意导师可以享受其硕、博士生发表论文带来的部分待遇之外,如:论文奖励,但在评定、晋升、业绩考核方面必须以第一作者为准,或者至少要大打折扣,这样便可给部分导师增加压力,压力变动力,动力就可以转化为效率,就可以促使绝大多数导师多出科研论文,多出高质量的论文。
3. 改革教师的管理模式,划分专职教学类和教学科研类教师
现在绝大多数高校对一线教师的职称评定、绩效考评基本采取同一指标。本文认为,这种“一刀切”的教学科研考核指标,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也不利于发挥每个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虽然教学和科研是分不开的,但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本文认为可以把教师基本分为两大类:专职教学类和教学科研类。专职教学类的教师主要职责是教学,考核和晋升指标主要是教学业绩和成果。教学科研类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科研是主要职责。这种分类的结果是明确了各个教师的职责,明确了各个教师的考核指标和晋升条件。可以让那些确确实实没有“科研项目”或科研能力相对差但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安心全职教书,不需要为了职称或其他科研考核指标而去发表一些缺乏学术价值的论文,或在科研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同时又可以减轻教学科研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让他们腾出更多时间从事科研工作,发表更多高质量的论文,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增加高校的科研成果产出量。反过来又能使他们课上得更有实际内容,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分析高校科技论文发表情况,提高论文收录数的潜能
高校有必要对某段时期内科技论文的收录情况作一个统计分析,以便客观地了解自身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科研学术地位,正确评价自身的科技成果和综合研究能力,理性地制定自身的科研成果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