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12日,由河海大学主办,AEIC学术交流中心承办,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武汉大学、首尔大学(韩国)、 悉尼科技大学(澳大利亚)、 香港科技大学(中国香港)、广岛大学(日本) 等水利与土木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等28家单位共同协办的第五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正式于南京召开。来自全球6个国家的4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2024年6月21日,“重塑价值链,赋能预制菜——第二届水产食材可持续发展会议”在中国广州广交会展馆隆重举办。
“第二十四期花城院士科技会议暨2024年人工智能、计算机与物联网学术会议”定于2024年7月7日(星期日)08:30在广东工业大学举办。
在学术研究中,精心撰写SCI论文,不仅是对研究成果的凝练,更是提升学术影响力的关键。想要打造一篇高质量的SCI论文,需从多方面发力,注重每一个环节的细节。下面aeic小编来跟大家具体聊一聊吧。
打造一篇吸引眼球的SCI论文佳作,不仅能让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关注,还能为作者带来更多机遇。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从多个方面精心策划。如何打造吸引眼球的SCI论文佳作?本期aeic小编给大家分享相关知识。
在科研领域,成功发表SCI论文对科研人员至关重要。要提高SCI论文接受率,需从研究、撰写到投稿的各个环节入手,把握关键要素。提升SCI论文接受率的关键要素是指什么?来看看aeic小编的分享吧。
在SCI论文的投稿过程中,遭遇拒稿是许多科研人员都会面临的挑战。了解拒稿的常见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能显著提升论文的录用几率,推动科研成果的传播。现在aeic小编分享一些相关的知识吧。
一篇EI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不仅反映了作者的科研实力,也对推动学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提升EI论文的学术影响力,需从研究的各个环节着手。EI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怎么提升?接下来aeic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博士已经毕业大半年了,我很想分享一下博士期间的经历。由于很少动笔写博客和论坛之类,不太擅长用文字表达,各位看官姑且看看,如有不当之处,望包涵!
最主流的沟通方式当属于发邮件询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套磁信。这封邮件不仅仅可能影响导师对你的第一印象,还可能影响你最终的录取结果,所以一定要在各个方面做的最好。
在20几年前,在相当一部分现今的博导硕导还是博士后和青年教师的时候,好的中文期刊比如一级学报的总体质量是较高的。因为那个时候高校还没有开始扩招,科研人员相对较少,硕士毕业还能在高校找到教职,发很多文章也不是晋升的必要要求
最近,来自亚马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张航、李沐、Alexander Smola 等研究者进一步改进了 ResNet,提出了ResNeSt,在性能上有显著提升,但参数量并没有显著增加,超越了之前的 ResNeXt、SENet 等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