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副教授最新论文: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1-11-05

竞技体育是国家体育发展水平的核心竞争力。现代竞技体育训练追求运动成绩不断提高,高水平运动员越来越依赖科学定制的个性化训练规划。随着柔性电子、多功能器件集成、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进步,运动传感器逐渐向智能化、多元化、微型化、柔性可穿戴化发展,可以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产生的信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采集,通过构建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数据库,运用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控运动员的各项生理指标,预测运动员训练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规避运动损伤,为运动员以及教练团队提供科学化的训练方案。


日前,苏炳添(第一作者)等人从运动员训练中对各种体征信号采集、分析的需求出发,综述了近些年来柔性电子、光电集成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运动信号检测方法,包括生物电位信号监测、电化学传感监测、光电容积描记法监测等。为我国运动员与体育工作者提供最新、最前沿的可穿戴传感器技术总结,为制定更为精准、可量化的科学训练方法与理论提供知识与技术支持,推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相关论文以“Scientific athletics training: Flexible sensors and wearable devices for kineses monitoring applications”为题,发表在《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上。


苏炳添副教授最新论文: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研究综述2.jpg

图1. 基于不同传感、分析原理设计的传感器,针对运动生理信号进行运动监测与科学分析


苏炳添副教授最新论文: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研究综述3.jpg

图2. 基于电生理信号原理传感器在心电信号、脑电信号监测的应用


苏炳添副教授最新论文: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研究综述4.jpg

图3. 基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汗液、唾液中葡萄糖分子监测的应用


苏炳添,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1989年8月29日生于广东省中山市,中国男子田径队短跑运动员。曾被评为2018年中国十佳运动员。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苏炳添跑出9秒83,成功闯入决赛并创造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


来源: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中国科学杂志社、百度百科等

材料工程官网片尾图.jpeg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