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真的存在“作者黑名单”吗?

更新时间:2018-12-26

一般而言,各编辑部都会有一个采编系统,作者会将稿件通过投稿邮箱或者邮寄等方式寄到编辑部来,由系统统一进行整理和归类。

当然还会有人工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才能进入到编辑手中进行编辑和校对,其中会与作者本人进行联系以修改文章中存在的错误,直至印刷出版。

这其中会经过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检查,也就是检查是否存在抄袭、一稿多投等情况。如果发现这一情况,会添加到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黑名单里。


但是,也分具体情况:
尽管有绝大多数作者是通过正规途径,也就是期刊的投稿邮箱进行投稿,并且留下了详细的联系方式。但仍有一部分作者是通过中介代理进行投稿,而作者本人的联系方式也会被代理截留,导致编辑只能通过中介才能联系到作者本人。


这样一来,中间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工作效率低下,时间紧张导致延期出版或者耽误相关科研项目,作者被代理收取高额的中介费等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部分代理本身没有文献检测系统或者为谋求私利,很容易出现向多家编辑部投稿的情况。
另外,还接触到过的问题是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共同完成论文,而用颠倒作者顺序的方式进行一稿多投,而且这其中的某一作者根本不知情。即作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论文被其他人抢先发表了。
还有一个作者是某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其所研究的科研项目内容相互关联,尽管方向不同,但是实验方式和结果结论等有多处重合。
以上所述,主要是想说明,尽管会被检测出有抄袭、一稿多投等情况,但并非绝大多数是故意的。如果不查明事实就标注在黑名单上,很容易造成冤假错案。

 AEIC学术交流中心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