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中国科学家用工业尾气合成蛋白质,具备万吨级生产力

更新时间:2021-11-01

10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与北京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宣布,他们首次实现了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一步生物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的工业生产能力。蛋白质的天然合成涉及复杂的生命过程,反应缓慢、转化效率低,而使最终积累的蛋白质含量较低。这次研究通过优化细菌将一氧化碳和氮源(例如氨)转化为有机的碳和氮的能力,实现了大规模的蛋白质合成。


4.png

图片来源:中国农科院饲料所


在实际生产中,研究者以乙醇梭菌为发酵菌种,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和氨水为主要原料,开发出了新饲料蛋白(乙醇梭菌蛋白),产物中蛋白质含量高达83%。而且他们突破了制备乙醇梭菌蛋白的核心关键技术,能在仅22秒内实现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获得率可达85%,居世界最高,且达到了年产万吨级的工业生产能力。据估计,工业化生产1000万吨乙醇梭菌蛋白,可以相应减少进口2800万吨大豆(蛋白含量30%),这有利于降低我国在饲用蛋白原料上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能降低工业尾气的排放。


本文来源:领研网

二维码.png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