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0
北京时间7月6日下午17:00,2023年度“全球能源奖”(Global Energy Prize)正式揭晓,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王如竹教授因在低品位热能高效利用的制冷、热泵与热湿调控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斩获该国际能源领域大奖。
全球能源奖在“传统能源”、“非常规能源”和“能源应用新方式”三个方面每年各奖励一名学者,此次王如竹教授获得的是“能源应用新方式”奖项。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院士摘得今年的“非常规能源”奖项,“传统能源”奖项空缺。这也是首次有来自中国的科学家获此殊荣。
全球能源奖是能源领域著名的国际科技大奖,由全球能源协会(The Global Energy Association)于2002年设立。该奖每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解决世界能源行业发展的全球问题、模式和前景等方面取得非凡科学成就的科学家,以推动提升能源领域的新技术和发现高效的新能源,并确保其安全性和环保性,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自2003年设立至2022年,该奖项已授予来自15个国家的48位科学家。在此之前,有两位来自美国的华人科学家获奖,分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杨培东和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
王如竹教授是制冷、热泵与热湿调控专家,在低品位热能高效转换、存储及利用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就。他首创的回热回质吸附式制冷循环为低品位热能高效制冷开辟了新道路,首创的储湿热泵循环实现了热泵空调能效翻番,提出的超大温升热泵蒸汽发生系统为工业用热脱碳的提供了革命性新方法,并引领了我国制冷热泵行业的发展。他在Energy-Water-Air Nexus方面的创新显著推进了热科学和材料科学之间的交叉,并在热能高密度存储与调控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国际制冷学会最高学术奖Gustav Lorentzen Medal、国际能源署Rittinger International Heat Pump Award、国际吸收/吸附热泵Georg Alefeld Memorial Award、日本传热学会Nukiyama Memorial Award和英国制冷学会J&E Hall Gold Medal等多项国际学术成就奖。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近20余年来,已获99项国家科技奖、593项上海市奖。2019年,谭家华教授团队牵头、六家单位“二十年磨一剑”共同研制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19项成果获评教育部“三大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连续13年位列全国第一。2020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奖8项,其中1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二;以第一完成单位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三;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1项,蝉联上海市首位;2021年度卓越论文数达7104篇,连续六年位列全国第一;2022年Nature、Science、Cell等顶尖杂志的论文发表实现重大跨越,发表NSC论文43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20篇,再创历史新高。
本文由软科综合整理自上海交通大学